TD能否真正走向世界的一个前提是在中国获得的成功。TD-SCDMA如果在中国市场成为一个主导制式,无疑会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和中国发生经济往来的很多国家就会有建TD-SCDMA网的要求,向国际市场扩展就会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国家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TD-SCDMA技术通过TD-SCDMA产业联盟成员企业的通力合作以及广大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正在不断走向成熟。在青岛、厦门和保定的实验网的测试情况充分表明,TD-SCDMA已经具备商用的基本条件。
TD-SCDMA的商用化处于关键时期
前不久,运营商开始给友好用户小规模放号,进行预商用,这标志着TD-SCDMA的商用化已经到达关键时期。
从理论上讲,TD-SCDMA是优于另外两大制式的先进技术,但由于商用化和产业化滞后,一直未能得到市场检验。而只有经过预商用,技术具体应用的问题才能完全显现出来,并逐步得到解决。TD-SCDMA经过真正市场检验的过程即预商用实质上是相对于基础研发的第二次创新,是TD真正实现产业化和商用化的关键环节,是走向成功的关键步骤。与美国、欧洲以及日本和韩国在WCDMA、CDMA2000两大制式的商用化过程类似,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CDMA技术的产业化和商用化也必然会充满艰难险阻,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
在遇到的技术、体制、机制和政策等各种困难和问题中,技术问题是很容易解决的。万事开头难。大唐电信集团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能够提出和确立与世界一流通信技术比肩的技术标准,已经取得了成功的关键。应该说,在具体应用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相对于原创技术而言可谓小巫见大巫,难度要小一些,是可以迅速得到解决的。
因此,如果把TD-SCDMA事业比作唐僧西天取经,那么目前就剩过通天河(即克服体制和机制障碍)这最后一关了。但恰恰是这最后一关,却是很难逾越的,如不科学看待和努力克服,TD-SCDMA成为国家主导制式的目标仍然是空中楼阁,我国实现电信强国的目标仍然遥不可及。
TD-SCDMA商用化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国家战略定位不明晰
目前,社会各界已经形成共识,即必须支持和发展TD-SCDMA。但是,我国对TD-SCDMA的支持尚未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其战略定位很不清晰。而发达国家类似的例子中,如法国的优利卡计划,欧洲的空中客车计划等,战略目标是非常明确的,即:打破战略竞争对手的垄断地位,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产业发展战略目标不明晰的问题不仅出现在电信行业,在我国其它行业如家电业和汽车业等也十分突出,使我国企业难以树立赶超意识,一直延续重复引进的老路。
这充分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过程中,亟需重新审视产业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战略,在制定产业政策和技术创新政策时应充分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应有超前性,具有全球视野。
做到这种“超前”是民族国家的职责,非企业单独所能承担,否则往往会成为昙花一现。TD-SCDMA技术的发展即是一个典型例证:由具有国家战略意识的企业自发进行,并不是在国家战略引导下完成。这样,对TD-SCDMA的战略支持必然落后于其研发进程,致使在商用化和产业化过程缺乏动力,难以明确定位。事实一再证明,缺乏战略支持已经使TD-SCDMA走了过多弯路。所幸的是,TD-SCDMA适逢我国国家战略出现重大调整,适逢我国开始走上技术强国之路。
目前,TD-SCAMA试商用面临的政策环境和体制环境比当年上大飞机的情况好了许多。反对的声音和力量小多了,支持的声音和力量在不断增强,成功的曙光已现。但是,由于战略定位不明,支持的力度还远远不够。长此以往,不排除随时会出现决策上的犹豫和摇摆,导致功亏一篑。
(二)支持机制不完善
战略定位不明带来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始终未能建立对TD-SCDMA的长效投入机制,对TD-SCDMA的支持始终处于“走一步,看一步”的状态。加之主要政府部门的财力有限,在撒胡椒面似的科技创新扶持机制下,各种政策支持相对于战略技术研发的实际需求而言,实在是微不足道。众所周知,TD-SCDMA的研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长期的资金支持,需要全面统筹和协调和管理,这是企业难以胜任的,必须由国家给予长期强有力的支持。
尽管有关部门做了积极努力,但对TD-SCDMA支持仍远远没有到位。有人做过统计,到目前为止,国家对TD-SCDMA的实际资金支持仅有8亿元。大唐电信集团历年积累的“家底”远远无法支持TD-SCDMA的研发费用,不得不举债运营,从而背上了巨额的债务包袱,一直负重前行。
从目前情况看,三大制式对移动数据业务的支持能力都不足,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移动数据业务需求,必须发展各种增强型3G技术。这意味着在TD-SCDMA尚未完成产业化和商用化的情况下,产业联盟企业不得不进入新一轮的角逐,从而面临新一轮的研发资金投入需求。在跨国公司咄咄逼人的竞争压力下,我国政府如不施以强有力的援助之手,建立长效投入机制,弱小的产业联盟如何抵御日益严峻的国际竞争挑战?
(三)牌照发放滞后
战略定位不明带来的另一大问题是牌照发放滞后。实践表明,牌照发放滞后的负面效应很大,是TD-SCDMA产业难以得到充裕的社会资金支持的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政府的牌照是指挥棒,也是强烈的市场信号。牌照一发就明确了市场准入格局,就如同运动场上信号枪一响,运动员们便会各就各位,按照竞争规则全力竞争。只有发放TD牌照,才能调动整个产业链内所有企业的积极性,才能吸引国内外各类资金的投入。这是很简单的道理,牵一发而动全身。
从发达国家情况来看,牌照发放是走在前面的。尤其是日本、韩国?都是国家对重点支持和发展的技术制式先发牌照?然后经过比较长的一个市场培育过程,使之逐渐走向成熟。所以说?牌照发放是电信技术标准实现商用化和产业化的一个关键环节和重要前提。
因而在TD-SCDMA牌照发放问题上,宜早不宜迟。因为这可以为促进TD-SCDMA的商用化和产业化成熟,缩小与其他两大制式的差距提供一个缓冲期(如果同时发牌照,因商用化和产业化程度低,TD-SCDMA无法和另外两大制式体系竞争)。早在2000年,当TD-SCDMA被确定为国际标准时就该发牌照,在TD-SCDMA目前已经试商用的情况下,牌照发放刻不容缓。
(四)运营主体不明确
运营商的支持是TD-SCDMA走向成功的根本保证,因而明确网络建设运营主体是TD-SCDMA商用化和产业化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遗憾的是,几年来,TD-SCDMA的产业化一直是在没有运营商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大家知道,2G乃至3G时代的移动通信产业链是由运营商主导的,运营商对于技术制式的选择决定了技术制式的前途和命运。国外情况表明,发达国家发展WCDMA或CDMA2000,自始至终都是由主导运营商主导,产业链内各类企业协同参加。如日本是由NTTdocomo引领,韩国则是由SKT率队。由于主导运营商实力雄厚,市场经验丰富,不仅可以为技术研发提供充分的资金保证,也有利于探索和创造适宜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打造全新的产业生态环境和产业链,从而确保了两大制式商用成功。
假如我国在2000年就明确由实力雄厚的中国移动集团做TD-SCDMA的承载主体,TD-SCDMA的商用化现在可能已经完成了。TD-SCDMA商用化、产业化进展困难重重,除了政府资金支持不足之外,运营商在试商用之前始终没有给予资金支持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政府部门对TD-SCDMA研发支持费用不过8亿元,而目前中国移动集团的税后利润已经达到700多亿元,拿出百分之一来支持TD-SCDMA就能接近政府部门的投入。
固然,运营商的税后利润一般通过再投资的形式用于新网络建设和旧网络的更新改造,但同时是否可考虑学习一下国外运营商的做法,拿出一小部分来支持一下民族通信技术的研发?
目前,三家运营商都在建TD-SCDMA网,进行预商用,那么是不是这三家都要发TD-SCDMA牌照?如果只给一家发TD-SCDMA牌照,那就不如干脆明确该运营商做TD的承载主体,明确其责、权、利。这样,在预商用这个问题上,承载TD-SCDMA的运营商就会考虑到未来商业模式的问题,就会考虑广泛的受众,就不会考虑一个小的群体,或者特定的群体??那样的商用没有什么意义,没有什么价值。
如果不绑定运营商,商用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市场代表性等等,都会大打折扣。不保证牌照,运营商哪里来积极性?
(五)产业协同不到位
上文已经述及,大唐电信集团实际上以企业行为的方式实践了国家的技术发展战略。由于本身是国有企业,TD-SCDMA技术的产权属于企业,而政府部门又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加之TD-SCDMA技术本身作为一项技术标准,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性质,导致TD-SCDMA技术在产业化和商用化过程中面临两难选择:作为企业的一项技术产品,企业作为所有者客观上要求得到投资回报,获取高额技术转让收益;而作为一项公共产品,理应无偿和低价转让或转售给有关电信制造企业,以加快其产业化步伐。
目前,国家尚无出台有效协调大唐电信集团与产业联盟内其它电信设备制造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的政策。
加快推进制订TD-SCDMA商用化的对策措施
加快推进TD-SCDMA的商用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亟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从国家战略出发,加快制定和出台TD-SCDMA产业发展规划。在我国把建设创新型国家定位为国策的新的历史形势下,理应把TD-SCDMA的商用化和产业化作为我国实施技术赶超战略的突破点,力争为各行业树立信心。因此,支持和发展TD-SCDMA并使之成为主流技术制式的目标必须清晰,战略决心不容动摇。
其次,建立长效投入机制和政策支持体系。任何政府无一例外要支持本土企业,支持其技术研发。所以说在扶持自主知识产权方面,任何国家都是一致的,要支持自主知识产权,这是国家战略。
再次,明确运营商,捆绑发放TD-SCDMA牌照。目前的战略任务是明确运营商,捆绑发牌,解决商用实践问题。
第四,合理布局,探索适宜的商用模式。
最后,加快推进TD-SCDMA的国际化进程。TD-SCDMA成为一个国际标准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在中国获得成功。如果TD-SCDMA在国内都无法成为主导制式,就谈不上走向世界,
(作者系国资委研究中心新产业战略研究部副部长)